本網記者 常 偉 通訊員 馮 杰
甘州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境內寺廟、古城、墓葬、烽燧等名勝古跡遍布,有亞洲第一臥佛之稱的西夏國寺和漢代黑水國遺址、隋代木塔、明代鐘鼓樓、西來寺以及古漢墓群等著名的歷史文物古跡,曾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處處”的贊譽。
近年來,甘州區堅持把發展文旅產業作為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緊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深入開展全域旅游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著力構建“大旅游、大產業、大發展”全域旅游產業發展新格局,旅游度假環境和文旅產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綜合收入增速每年均保持在30%左右,2022年旅游接待人次1136萬,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6億元,完成旅游固投150億、同比增長18%,社零總額136.69億元、同比增長7.6%,文旅產業呈現快速復蘇、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高位謀劃精心部署勾勒全域旅游“新藍圖”
抓規劃繪就發展藍圖。堅持以打造“絲綢之路黃金旅游線重要旅游目的地、中國西部區域游客集散中心和國際特色休閑度假名城”為目標,成立全區全域旅游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編制《甘州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甘州區全域旅游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等文件,將全域旅游工作納入政府年度考核體系,全域旅游發展組織保障不斷加強。
抓政策強化資金支持。制定出臺全域旅游優惠扶持獎補政策,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資金支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整合各領域文旅產業發展政策性專項資金,加大文旅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為屋蘭古鎮景區、潤湖假日酒店有限責任公司、甘泉紅色歷史文化旅游區等33家先進單位和企業兌現獎補資金143萬元。
抓轉型優化產業布局。持續培育壯大文化旅游首位產業,組織成立甘州區彩虹絲路演藝有限責任公司、張掖市六樂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餐飲、星級酒店、文創企業、民宿四大聯盟,文旅產業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
全力推動綠色發展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推動生態旅游融合發展。依托國家儲備林項目打造6萬畝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因地制宜布局口袋公園、街心花園,新建白塔彩虹公園、流泉公園、水云鄉生態公園等83處城市綠地公園,新增國土綠化面積52.7萬畝,綠化覆蓋率達到20.8%,人均綠地面積達到55平方米。
穩步實施重點文體項目。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面升級張掖國家沙漠體育公園旅游業態,張掖奧體中心和世行貸款張掖市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屋蘭古鎮民俗村項目進展迅速,投資1630萬元在潤泉湖體育公園及烏江鎮等18處文體場所建成彩虹步道、彩虹廣場、彩虹健身路徑等全民健身設施,明糧倉、總兵府改造修繕保護、長城文化遺址公園、黑水國考古遺址公園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
全力打造龍頭示范景區。全面啟動平山湖大峽谷5A級景區創建工作,依托蘆水灣生態景區和張掖國家濕地公園資源優勢,建成蘆水灣省級旅游度假區,投資2億多元建設的屋蘭古鎮景區九曲黃河燈鎮夜游項目入選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最大規模燈陣記錄,累計創建4A級景區7家、3A級景區8家,A級景區數量位居全省前列。春節期間,全區共接待游客76.54萬人次、同比增長55.63%,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71億元、同比增長94.83%。
挖掘多元功能價值擦亮鄉村旅游“新名片”
文旅振興產業先行。大力發展地域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產業,以創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區為抓手,投資26.5億元新(續)建靖安堡文旅水鎮、三閘甘州水驛、平山湖喀爾喀小鎮等重點鄉村旅游項目19個,“環境美、生產美、生活美、人文美”四美融合的田園鄉村加速打造。
鄉村景點晉等升級。堅持以“一鄉一特色,一村一景點”為目標,打造“水云鄉畔”共享農莊等鄉村網紅打卡點60處,培育農(牧)家樂113家,建成西遇·宿集等鄉村旅游點50余個,順利通過省級鄉村旅游示范區和前進村鄉村旅游重點村驗收,前進村入圍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和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入選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古城村等7個村列入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
鄉村旅游市場火爆。推出“彩虹張掖,樂游甘州”花游季、清涼季、彩林季、冰雪季四季旅游系列活動,成功舉辦杏花節、梨花節、沙棗花節、冰雪運動藝術節等活動,發布“一城兩環六廊道”“七彩甘州游”等21條精品線路,依托河西學院、甘州區智拓教育集團成立鄉村旅游學院,建立鄉村旅游專家服務團,打造鄉村旅游特色品牌。2022年,鄉村旅游接待游客797.77萬人次、同比增長39.1%,實現綜合收入15.34億元、同比增長78.37%。
著力提升旅游品質激活融合發展“新引擎”
全方位完善城市功能。深入實施12大類122項重點工程,新建游客服務中心8座,新增停車位1000余個,設置更新城市全域旅游及景區導覽牌1140塊,布設城市家具420座,改建旅游廁所156座,依托“三站一場”打造全域旅游游客服務中心,高品位旅游景區及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集群逐步形成。
高標準打造特色街區。整合張掖老街、明清街、甘州府城等特色街區資源,建成“甘州味道”“甘州有禮”文創產品展銷基地,精心舉辦甘泉燈光秀、老街夜演、特色美食小吃大賽等文旅活動,甘泉文化旅游街區成功創建省級夜間消費集聚區并列入國家文旅部夜間文化旅游消費集聚區重點輔導培育名單,著力打造夜游甘州文旅IP。
多層次彰顯文化底蘊。深入實施河西走廊國家遺產線路保護利用行動,穩步推進長城文化遺址公園等項目建設,完成甲子墩墓群等文保項目,張掖大佛寺入選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高寺兒村等5個村入選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甘州小調》獲批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甘州樂舞》《甘州古樂》等精品劇目實現常態化演出。至目前,全區共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1項、省級非遺代表項目5項。
今年,甘州區將搶抓當前文旅市場井噴增長機遇,持續培育壯大文化旅游首位產業,緊盯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大力實施“三大行動”和“十個專項行動”,統籌推進總投資58.8億元、當年計劃投資8.9億元的36項重點文旅及商貿物流項目建設,持續用力推動線路全域統籌、景區全域聯動、產業全域覆蓋、品牌全域整合、市場全域營銷、環境全域優化,加速打造絲綢之路黃金旅游線重要旅游目的地、中國西部區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和國際特色休閑度假名城,力爭年內將蘆水灣爭創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體育旅游示范基地,甘州水驛(西部七彩休閑園)、陳寨休閑農莊(甘州驛)、城南中央文化公園和市民休閑公園創建為3A級景區。
(甘州區委宣傳部供圖)